English Version | 北京语言大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成果展示 > 正文

“师者的故事”人物专访|张林军教授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6-03 | 阅读次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优秀的老师

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既要精于“授业”“解惑”

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传承、坚守、树人、建功

初建的心理学院

有这样一群师者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教与学 科研与实践

每一滴汗水

都浇灌在祖国的广阔大地

每一笔文墨

都描绘出未来的壮丽画卷

一起来听

这些动人的师者故事


张林军,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浙江宁波大学,2006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工作至今。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任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的自然和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要参与者在SCI/SSCI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29篇,多数为语言、认知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包括Human Brain MappingNeuropsychologiaNeuroImageFrontiers in Psychologia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等。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脑机制、语言障碍的神经和遗传基础、视障和听障人群的脑可塑性。

 

Q1:老师能否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开始研究心理学?跟北语又是如何结缘的呢?

说实在话我本科读的是中文系,硕士是在北语读的,对外汉语,那时候我们叫课程与教学论。那时是北语的优势专业,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也是北语最有特色的专业。我的导师是刘珣老师,跟刘老师主要学习外语教学法和二语习得。那怎么又跟心理学能扯上点关系呢?有两个原因,就是在学习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教学法流派也好,教学理论也好,说到根上它都是来自于心理学,比方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流行的听说教学法,它的理论基础就是行为主义。也就是说,教学法也好,习得理论也好,想去追一下它的源头是什么,自然而然就追到心理学,这是一个直接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跟第一个原因也不能完全分得开,因为到最后要做硕士论文,你得做实验。做实验马上出来两个问题:第一,你的实验怎么设计?第二,你收集的数据怎么分析?那都涉及心理学。如果你没有学过任何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或者说统计方面的东西,第一,你实验没法做,第二,收了数据之后,你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因为心理学的基础比较薄弱,我考博走了一个考研的路子:把考研的很多基础的东西,心理学的不同课程,像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等等,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我认为心理学非常有魅力,对培养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很有帮助。当然,你还学会了怎么样来做实验,各种变量的选择,特别是无关变量的控制。所以哪怕你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一个语言学的问题,但是心理学的思维或者说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你的研究目的。

总之,我觉得我学心理学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所以你们现在学就挺好,不管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或者说是思维培养的一个方法。

 

Q2:您感觉什么人比较适合做科研,也就是说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比较适合搞科研?

我自己的感觉有两条:第一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做得特别辛苦,成天头疼就没必要了,你有很多条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包括我自己的学生,我一直都鼓励他们说,你不见得非得一直一条路走下去,你得对这个东西有兴趣。

比如说,我一直对语言心理或者说跨语言心理的研究特别有兴趣,之前因为在北语有便利条件,所以做了好多留学生语言习得方面的东西。最近几年开始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语言发展视障群体的盲文阅读。通过这些研究,能发现很多新的很有意思的东西,而且通过自己的研究也可以帮助一些特殊人群。

第二条是你得特别努力才行。很多时候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不够努力。也许有少数人特别聪明,靠一拍脑袋,灵感迸发,就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但是绝大多数人只能靠努力,大量的阅读相关的前沿的文献,大量的做实验。

Q3:研究生怎么去发掘出来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比如说您那篇研究汉语母语者和日本母语者的旋律和节奏感的差异的文章,假设我是您的学生,我想就这篇文章往下深挖,还有什么可以往下研究的?

其实这个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自己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语言韵律。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做过两个磁共振成像实验,2008年和2010年分别发在Neuroimage和Human Brain Mapping上。你提到的这个留学生实验可以说是整个研究的延续。

然后我回答怎么继续做下去的问题,其实有很好玩的东西可以做的,比方说可以追踪日本留学生随着中文水的平提高,声调感知能力的提高是否会迁移到音乐旋律的感知上。这就涉及到一个更古老的问题了,比方说音乐能力跟语言能力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生活当中不是经常有人会说学音乐的小孩会更聪明嘛。

其实我们在同样的理论框架下还考察了另外一批留学生,都是俄语背景的。我们当时规划了一个4年的计划,从一开始选被试的时候就考虑得面面俱到,比方说这些被试都要是在中国读完本科的。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特别稳定的长期的追踪,而且因为我们要扫描脑,所以如果他是一个学医的这种背景,他就不会有什么顾虑。遗憾的是疫情中断了实验的继续进行。但也有一些有趣的初步结果。

Q4:您在带研究生或者带博士生当中,有什么感想?您想对未来的学生说点什么?

我对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硕士,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一方面,很多同学读硕士,可能本来动机也不是特别明确;另一方面,很多同学还有就业的压力。唯一要求就是最后还是要交一个合格的硕士论文,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大多数选择读博士的同学目标都比较明确,那就需要跟导师一起做好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在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Q5:您阅读文献时是否有什么诀窍?如何高效读文献?

这个不是什么诀窍,它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当你有很多背景性知识的时候,读起来就会比较轻松;如果你本来都没有什么积累,所有的东西都对你都是新的,当然读起来就很慢了。比方说,我读一个文献可能5分钟就完事:看一下摘要,关注一下前言和讨论部分涉及的主要研究问题。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可以判断一篇文献你是不是读通。看完了以后你把它合上,你能把这个故事给别人讲出来,那说明你读懂了,要不然你看文章觉得什么都懂,然后一合上完全不知道,那基本等于白读。

 

采访:安宇、甘书萍、尹鑫

编辑:盛楚云

审核: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