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陈傲老师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SSCI, Q1, IF 2.909)发表了题为”Successful lexical tone produc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autistic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impairment”的研究论文。论文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自闭症合并智力障碍的儿童进行了言语产出测试,分析了音高加工异常能否作为判断自闭症的指征。言语韵律异常广泛存在于自闭症人群中,他们的言语可能缺乏音高节奏的变化,表现出重音错误、语调错误等,有人形容自闭症人群的言语像机器人说话。因此,有学者提出音高加工异常是自闭症人群言语的可靠特征。但是,前人研究的被试是以英语及其他非声调语言为母语的自闭症人群,因此仅能观察自闭症人群的语调和重音产出。由于语调反映说话人意图,而沟通能力缺失是自闭症人群的核心困难,因此他们的语调异常可能不是因为音高加工障碍,而是由于他们无法掌握语言的沟通功能。重音又同时包含时长、强度、音高等信息,因此无法判断是特定语音信息加工异常还是语音信息整合困难造成了自闭症的言语韵律异常。本研究测试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合并智力障碍的自闭症儿童词水平的声调产出。对声调的音高信息的语音分析发现,这些儿童能够成功产出声调的音高曲拱,同时成年人能够准确识别自闭症儿童产出的声调。尽管这些儿童仅有非常有限的言语能力,难以产出完整的句子,但他们依然能够准确声调。因此,音高加工异常不太可能构成自闭症人群的标记性特征,临床上应当谨慎使用音高特征作为判断自闭症的线索。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自闭症人群在词水平和句子水平音高加工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