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谎言识别可利用的面部线索
主讲人:傅小兰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时间:2020年10月23日(周五)14:00-16:00
地点: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1127(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
主讲人简介:
傅小兰,女,1984年和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岗位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原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成员等。从事认知心理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承担和参与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80余篇,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获专利授权11项,主编《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和《情绪心理学》等著作。研究工作于2013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和“全国教科文卫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
内容简介:
现实社会生活中充满了谎言。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谎言识别都十分重要,因此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于谎言识别方法的探索。一方面,说谎不仅靠“说”还靠“演”,由于说谎者的说技和演技有高有低,说谎时很可能会泄露各种谎言线索。另一方面,说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会随说谎者自身和情境的不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差异,迄今为止人们尚未能发现类似童话中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那样灵验的谎言识别线索。但是,研究者目前已经发现了谎言识别可利用的一些言语线索、身体线索和面部线索,其中可以利用的面部线索包括伪装表情、微表情、眨眼率、瞳孔大小和面部皮肤表面温度等。